手机版
首页
中心简介
中心介绍
组织机构
联系我们
中心研究人员
中心新闻动态
中心理论研究
人权理论研究
人权专著资讯
国内人权保障
国际人权机构动态
更多>
中心新闻动态
毛俊响教授在《光明日报》发表文...
毛俊响教授在光明网理论频道发表文章《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需要坚持国际法治》
中南大学人权研究中心入选第三批国家人权教育与培训基地
“当代形式种族主义起源与应对”国际专家研讨会成功举办
中南大学人权研究中心Peter Herrman教授参加“数字化德国——成功、目标、障碍”网络研讨会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心新闻动态
>
查看详情
中心新闻动态
《光明日报》刊载毛俊响教授学术观点
来源:
个人学术文章
日期:
2020-12-21 17:46:00
点击:
166
属于:
中心新闻动态
由中国人权研究会和南开大学人权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
“人权蓝皮书10周年暨中国人权理念、话语和理论”研讨会于12月19日在线上举行。
来自国内有关人权研究机构的
5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围绕中国人权理论、人权表达、人权道路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此次研讨会
总结了人权蓝皮书
10年来的历程、经验和贡献,旨在推进中国人权的话语创新和理论发展。
会上,与会专家追溯了人权话语体系的演变。针对西方人权话语如何国际化传播这一问题,
中南大学法学院
党委书记、人权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毛俊响指出,除近代以来西方国家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优势外,与其人权话语拓展方式有关
——西方国家充分把握住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历史机遇。战争的过程震惊了人类的良知,二战后人权思潮蓬勃发展,推动西方人权观念从区域理念跃升为更具影响力的理念。另一方面,西方人权话语充分借助观念输出、规则制定和实施机制,如推动人权条款纳入《联合国宪章》,将西方人权话语融入国际人权规则。随后,借助国际法上的条约遵守机制,监督缔约国在国内通过立法、行政和司法等方法融入外部性人权理念和规则,进而转化为内部自觉,推动西方人权话语的全球化。
毛俊响教授进一步指出,在不同人权文化开展对话的过程中,
“社会共情”非常重要。近年来,中国提出的以和平促发展、以发展促人权是国际社会的普遍价值共识。提出这些人权话语就是基于全人类共同繁荣的“社会共情”。今后,中国应该积极拓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权维度,夯实中国人权话语的国际社会基础。
《光明日报》(
2020年12月21日03版)
网页链接:
http://epaper.gmw.cn/gmrb/html/2020-12/21/nw.D110000gmrb_20201221_2-03.htm
上一动态:
中南大学人权研究中心Peter Herrman教授参加“数字化德国——成功、目标、障碍”网络研讨会
下一动态:
中南大学人权研究中心研究员王历副教授参加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四十五届会议并发言
政府机构及协会
行业合作网站
中央政府
中国共产党新闻
全国人大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湖南省人民政府
中南大学法学院
光明网
中国日报
新华网
人民网
中南大学
中国人权网
中国法学网
首页
|
中心简介
|
中心研究人员
|
中心新闻动态
|
中心理论研究
|
国内人权保障
|
国际人权机构动态
中南大学人权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 2018-2023
湘ICP备18016410号
技术支持:
友点软件
联系人
电话:0731-88660219
邮件:csuhrc@163.com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麓山南路中南大学南校区文法楼122室
Humanrights